張家界市地處湖南省西北部,位于東經109°40′至111°20′、北緯28°52′至29°48′之間,屬武陵山脈腹地。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原名大庸市,1994年4月更名,總面積9533平方公里,轄永定、武陵源兩區和慈利、桑植兩縣。全市總人口172.12萬人。
張家界因旅游立市,是國內重點旅游城市,先后開發了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天門山旅游區、張家界大峽谷旅游區等各類景區景點300多個,景城之間、景區之間的車程均不超過1個小時?,F有國家等級旅游區19家,包括5A級2家,4A級9家,3A級8家,其中武陵源風景區217.4平方公里的石英砂巖峰林當屬世界絕版。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先后獲得了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中國首批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首批5A級旅游區、全國文明風景區、“張家界地貌”命名地等六張“燙金名片”,是湖南省開放的窗口、迎賓的客廳、美麗的名片和旅游的龍頭。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武陵源區
張家界是生態功能區,屬于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0.98%,武陵源森林覆蓋率達85.28%,核心景區空氣負氧離子含量豐富,部分區域的負氧離子含量高達10萬個/每立方厘米。4000種生物和諧共存,有娃娃魚、中國鴿子花等國家一、二級珍稀保護動、植物81種。全市有4個國家級和1個省級森林公園、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3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整個自然保護區面積達106.65萬畝,占全市總面積的10%。張家界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如一幅幅風格迥異的山水畫卷。
紅豆杉
獼猴
張家界是澧水發源地,澧水貫穿全境,最大支流為溇江,版圖橫跨沅澧兩大水系,地下水資源富足。利用水資源開發了寶峰湖、萬福溫泉、江埡溫泉、茅巖河漂流、溇江漂流等旅游區。
茅巖河漂流 永定區
萬福溫泉 慈利縣
張家界自然資源豐富。有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長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212條,共計3131公里。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56.9萬千瓦,可開發量達104萬千瓦。有煤、鐵礦石、鎳鉬等礦產60多種,已探明儲量和可開發利用的28種。物種豐富,木本植物有110科,1409種;脊椎動物有190余種。
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 桑植縣
恐龍化石 桑植芙蓉橋
張家界歷史久遠。2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居住,古人創造了燦爛的古文化,留下了許多古老的人文傳說和眾多的古文化遺址,先后出土國家一級文物41件、二級文物173件、三級文物1222件。公元263年,吳景帝孫休下令設置天門郡,最初郡治就設在永定城區古人堤。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山寺 永定區
五雷山 慈利縣
張家界是宗教圣地,有普光禪寺、五雷山、天門山寺等宗教朝覲圣地。普光禪寺是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明代寺院,比北京的故宮還早建7年(故宮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比湖北武當山金殿早建3年(武當山金殿建成于明永樂十四年,即公元1416年),比四川峨眉山仙峰寺與報國寺早建100多年,此外還有云朝山寺、寶峰寺、觀音寺(觀音圣境)、四十八寨(星德山)等宗教資源。
賀龍紀念館 桑植縣
張家界是革命老區。桑植縣是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是賀龍元帥的故鄉,是湘鄂西、湘鄂邊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據的策源地和中心區域。中華蘇維埃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政府曾設于現在的市城區,這里先后有近10萬人參加紅軍,2萬多人為革命捐軀。張家界目前的四個區縣均為國家一級革命老區。
張家界人杰地靈。先后涌現鎮守臺灣、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清末名將劉明燈、孫開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新中國元帥賀龍,無產階級革命家、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廖漢生、袁任遠、范子瑜,“南北大俠”杜心武、“兩彈一星” 科學家陳能寬等一批時代英才。
張家界陽戲
張家界是少數民族地區,有土家族、白族、苗族等46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5.28%。全市各民族風俗各異,淳厚剛正,交匯融和,民族文化濃郁獨特,精彩紛呈,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10大類,共計730多項。其中桑植民歌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張家界陽戲、張家界高花燈、慈利板板龍燈被列入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板板龍燈 慈利縣
張家界交通由航空、鐵路、公路組成。國務院于1999年正式批準張家界開通航空口岸,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是湖南省第二家國際機場,武陵山片區唯一的國際航空口岸。通航以來,荷花機場與東航、南航、國航、奧凱、川航等20余家航空公司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國內市場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西安等54個城市的航線,開通香港、澳門、臺灣3條地區航線,韓國首爾、釜山、泰國曼谷等12條國際航線,與張家界通航過的城市達到72個,形成了覆蓋全國各大城市及港、澳、臺、東亞地區的航空網絡布局。
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
張家界火車站離市區僅1公里,位于張家界市永定區官黎坪,是湖南省湘西北最大的火車站。枝柳鐵路貫穿張家界市境130.34公里,目前已開通直達南京、柳州、南寧、宜昌、鄭州、石家莊、北京、無錫、上海、杭州、南昌、廣州、深圳、湛江等多趟旅游列車,高鐵站也正在緊張建中。
張家界市公路總里程2479公里。2005年12月正式通車的常張高速公路,把張家界拉入了全國高速公路網絡,同時也拉近了張家界與湖南省會長沙的公路距離。張家界市區至武陵源核心景區,茅巖河、猛洞河、鳳凰古城等著景區景點均有等級公路連通,武陵源核心景區各景點之間有高檔次的環??瓦\車運行,極大的方便了旅游者。
天門山 永定區
建市以來,張家界堅持以旅游業立市,著力在旅游發展規劃、旅游資源開發、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力,旅游業得到長足發展。2015年我市旅游總人次達507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340億元,旅游總人次在全國排在前列。2016年全市接待游客6143萬人次,同比增長21%,實現旅游收入443億元。發展旅游30多年來,張家界旅游以其資源稟賦和建設成就,贏得了業界高度認可。1982年9月25日,張家界獲批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92年12月14日,張家界武陵源作為中國第一批世界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2月13日,張家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名錄。2007年3月7日,張家界作為全國首批66家之一被核準為AAAAA級旅游景區。2009年3月24日,張家界獲得“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稱號。2010年11月11日,張家界石英砂巖峰林地貌被國際地貌學會命名為“張家界地貌”。
大峽谷景區玻璃橋 慈利縣
張家界作為全國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全域旅游”早期探索地,2011年提出“全域提升”、“景城一體化”,開始探索“景城一體化”的體制與機制建設。2013年,市委提出“提質張家界,打造升級版”戰略,制定了推進張家界國內外知名旅游勝地建設的五年行動計劃,明確了“一城一區,錯位發展;三星拱月,全域旅游”布局和發展路徑。2017年,市委根據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的重要思想(全省要“優化旅游功能區布局,形成以長沙為中心、張家界為龍頭、縣城為基礎、景區景點為支撐、旅游功能區位載體、旅游走廊為紐帶的全域旅游格局”的戰略思想)提出“11567”總體思路?!?”,即建設國內外知名旅游勝地;“1”,即大力實施“對標提質,旅游強市”戰略;“5”,即圍繞完善旅游產品體系、市場體系、產業體系、交通體系、服務體系“五大體系”;“6”,即通過全空間布局、全鏈條完善、全產業帶動、全行程服務、全行業監管、全社會參與“六條路徑”;“7”,即努力做好旅游產品供給、國際精品旅游城市、旅游跨界融合、旅游管理體制機制、旅游國際化、旅游惠民富民、旅游輻射帶動功能“七個示范”。
按照“三星拱月、月照三星”發展思路,全面提質武陵源旅游區,發展東線旅游,振興西線旅游,開發南線旅游,完善旅游空間布局;按照“雙核(武陵源核心旅游區、市中心城區核心旅游服務區)三極(張家界大峽谷國際旅游經濟區增長極、茅巖河風光帶增長極、天門山旅游文化先導區增長極)多點(旅游景點、特產旅游村鎮及鄉村旅游服務基地)”工作思路,推進旅游產業布局,構建點面結合、錯位發展、梯次打造的全域旅游發展總體格局。
新時期,張家界市作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將實施“對標提質、旅游強市”戰略,在“錦繡瀟湘”全域旅游基地建設中發揮龍頭作用。
走遍全世界,還是張家界。
絕版張家界,驚艷全世界。
在線
咨詢
在線客服服務時間:8:30-18:00
客服
熱線
400-883-1111
7*24小時客服服務熱線
關注
微信